腸胃不適亂試偏方 妙齡女下半身差點癱瘓

台灣一名年僅30多歲的女子常喊腸胃不適,朋友好心介紹祖傳秘方,她循著方子到中藥行抓藥,返家吃了1帖症狀似乎有所改善,隔天再吃1帖,不到30分鐘,馬上出現惡心嘔吐、發燒等症狀。

緊急就醫後,陸續出現臉麻、下肢無力等症狀,住院後仍無法改善,轉院就診才發現是「附子」惹禍,台北榮總團隊追蹤至今,女子下肢雖有恢復,但仍然不良於行,走路仍一跛一跛。

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,近年不斷宣傳附子的毒性,但仍是常見的中毒植物之一。附子因為含有烏頭鹼、次烏頭鹼等成分,具有心髒、腸胃毒性。由於附子的毒性強,中藥行通常會經過炮制降低其毒性,一旦購買到未炮制過的附子,僅需食用一點點,馬上就會出現中毒反應。

症狀包含四肢無力、神智不清、惡心嘔吐、腹瀉、心悸等,有些民眾誤食後馬上出現反應,但部分民眾的症狀則是會延後出現。楊振昌說,台灣曾有一人因誤食附子而喪命,香港、中國也曾有因為誤食附子,出現心律不整反應而過世。

根據統計,台灣從1981年到1991年,總計通報有60多件,附子中毒的案例,多數案例為誤食,都是希望能改善病症,且通常是偏方。

除了附子以外,衛福部暨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,統計1985年到2006年,通報植物中毒的案例,最常見的以誤食曼陀羅花為主,其次依序為姑婆芋、蘇鐵種子、毛地黃類(毛地黃花)、苦楝樹。

陽明大學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純吉說,曼陀羅花常被誤傳可以治療氣喘、腸胃道疾病,曼陀羅花也是中藥材的一種,但是沒有經過處方就亂用,一旦過量就會中毒;姑婆芋則是常被誤認為芋頭,而姑婆芋整株有毒,誤食一樣可能會造成神經麻痺;蘇鐵種子則是常被當作堅果類等食物食用,沒有致命性,但會造成腸胃道不適;毛地黃則是與一種稱為康復力的草藥有關,被認為可以治療跌倒損傷;苦楝樹則是會刺激腸胃道。

林純吉呼籲,民眾千萬不要秉持神農嘗百草的精神,或是在沒有醫師處方下自己抓藥方,都可能引發中毒,並且造成終生遺憾。

參考來源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~